首页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国学人物
国学书院
国学专题
视频讲堂
中国校园健康行动 > 国学 > 高等教育 > 正文

让国学浸润孩子的心田 石家庄市将国学教育引入课堂

近年来,石家庄市十分重视国学教育,许多小学对如何将国学教育引入课堂进行了积极尝试和探索,涌现出一大批国学特色学校。10月29日,在全市首届“小学国学教育论坛”上,一些学校的实践成果展示,为进一步推动全市小学国学教育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很好的经验。近日,记者采访了部分国学教育特色学校,他们的做法或许会给人们更多启示。    

经典诵读激发学习兴趣

“一名小学生与家人外出游玩时,面对眼前的美景,他会情不自禁地吟诵古诗文,甚至与同行大学教授比赛背诵古诗文……”这不是书中的场景,类似这样的事情在河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小学还有很多。

在该校,课前十分钟诵读、寒暑假每天二十分钟诵读、古诗文经典诵读过级等,这些做法,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学习、生活,他们的综合素质也在不断提升。

河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小学部主任柴春华告诉记者, 从1999年起,学校实施“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积极探索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比如,一至六年级学生,每学年背诵古诗文80篇,小学阶段共背诵古诗文不少于500篇。在此基础上,学校设立了“古诗文经典诵读过级制度”,每年对学生进行古诗文过级测试,每个年级的学生每学年要求过2级, 6年共过12级。同时,学校还开展古诗文节目表演、诵读比赛、绘制古诗配画手抄报等活动,将古诗文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的寒暑假活动中。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了学生诵读古诗文的兴趣,提高了诵读经典质量。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诵读实践,今年1月,该校与河北出版传媒集团、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合作,出版了《小学生古诗文经典诵读》1-6册校本教材,拓宽了学生诵读古诗文的阅读面,加大了阅读量。

在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结合方面,各班在黑板左边一角写一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方面的古诗文经典名句,每日一换。并且让各班学生准备一个小本,每天将本班黑板上的经典名句随时记录下来,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古诗文的积累,同时也在学生中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走进高新区第三小学,你会发现每天下午两节课后,图书馆里都会有孩子们在认真读书、做笔记,这是学校经典文学社的孩子们每天的读书时间。据介绍,这支由各班的文学爱好者组成的文学社活跃在校园里,为红领巾广播站投稿,在班级中很好地推动了国学经典的诵读活动。

在开设国学课的基础上,学校重视学科渗透,将诵读活动引入课堂,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音乐课上,孩子们和着音乐吟唱国学经典;书法课上,墨香飘飘,一幅幅古诗词作品跃然纸上;美术课上,学生们边诵读古诗,边想象意境,为一首首古诗配上趣味盎然的图画;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学生围绕诗歌、诗人开展探究活动……

构建国学教育特色体系

庄园小学是全国国学教育示范校,曾经连续五年参加国家级国学教育科研交流活动,其中学校国学教育初步形成的“十个有”体系,即有规范教材;有专用教室——国学讲堂;有专用服饰——汉服;有课时安排;有专任教师;有顾问团队;有科研课题;有评价体系;有主题活动;有研究成果。这一具有创新性做法获得了国内同行的赞许。

于宏丽校长告诉记者,学校开辟了一间古风典雅的国学专用教室——国学讲堂,“门口那副 ‘诵经典学童养正养性  赏奇文少年养志养德’的对联正是我们开设国学讲堂的用意所在。”在国学讲堂,学生身着汉服,行古礼,诵经典,体味着国学的博大精深,沐浴着中华礼仪的神圣与庄严,实现了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在小学开展国学教育,首要解决的就是小学生对国学内容‘背得过’、‘明白了’和‘做得到’三个根本问题。我们通过将国学的教育内涵渗透于常规活动中加以实现。”于宏丽说,为解决“背得过”,学校采取每周经典诵读、古诗新唱播放、放学路队诵读、家庭亲子共读“四个时间”加国学操的方式进行影响渗透,日积月累地增加着学生对国学经典的记忆。每班每周开设一节国学课,采用桥东区教育局编写的国学读本——《国学启蒙小学堂》实验教材,通过教师讲解,解决了学生“明白了”的问题。通过编制《弟子规40问》、《弟子规天天做》、《弟子规学生生活力行规范表》等规章与评价办法,来规范学生言行,使学生在感化和约束中,习惯成自然。

通过国学教育的开展,孩子们的情操得到了陶冶,思想得以丰富,教师也逐渐拥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风范,勤勉务实精神愈发彰显。庄园小学已成为桥东区国学教育的龙头学校。

“引导学生学习国学经典,提高其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养成文明习惯。”三年来,井陉矿区冯家沟小学相继开发了《经典诵读》、《抖空竹》和《陶艺文化》三门校本课程。

为保证这些课程的顺利实施,学校在管理、人员、内容、课程和时间上做到“五落实”。每天上午第一节课是10分钟的经典诵读课,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开展抖空竹活动,美术课编列陶艺课程。学校每年都举办以“经典诵读”、“抖空竹”、“陶艺制作”为主题的文化活动,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推进和落实课程的教育效果。

校园处处皆有育人功能

“让每一个角落发挥育人功能,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感染学生学知、明礼。”

有着30年发展历程的东风西路小学,教学楼一楼长廊以石头作为文化主元素,寓意着少年儿童时代是一生的根基;二楼用水的造型装点,不失生命的活泼和灵动;三楼文化主元素是木材,鼓励每一个学生做有价值的人、有意义的人……该校石文敏校长说,“石、水、木”三元素与国学教育形魂结合、相得益彰。尤其是书香园林的经典长廊,学校精心摘选了经典古训,孔子课堂、藏书阁用青砖砌墙、帷幔铺顶,碑拓、竹简、线装书装点室内文化,为学生营设了一种墨香盈袖的环境,诠释了国学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古代圣贤的精神引领。国学沙龙室是老师们读书研讨的场所,一杯茶、一本书、一群人在这里实现了精神的升华。

在国学教育中,该校还把“读”作为突破口,采用“晨读、午诵、晚分享”每日三读的形式及每周四的“千人诵国学日”等诵读形式,让书香萦绕在学生的身旁,全力营造书声琅琅的校园文化氛围。

经过几年的实践,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变得更加谦让、团结同学、尊重师长了。回家后,懂得为下班的父母端茶倒水;吃完饭主动收拾碗筷、扫地……

老师们也惊叹学生的记忆力之强,《论语》一篇几十章的内容,孩子们不用多长时间就能够熟读成诵。记忆力的提高,还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孩子们对背诵产生越来越浓的兴趣,同时,他们的自信力也普遍提升。在这种自信提升过程中,激活了孩子们各个方面的潜力。

在鹿泉市上庄镇台头小学,以国学精神为底色构建的石刻文化、墙壁文化、楼道文化和班级文化等学校文化特色,更是令人赞叹不已:学校甬路及四周遍布了镌刻有“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字的景观石,这些字是古人待人接物、做人做事的准则;教学楼各层墙壁分别悬挂着《弟子规》、《三字经》以及关于书法、京剧等方面内容的展牌;古诗、四大名著、神话简介等国学内容也“走进”了各个教室……

国学教育的开展,让这所农村完全小学师生受益匪浅。如今,学校已跃居“全国传统文化教育示范学校”、河北省“国学教育先进单位”行列,这也为学校更好地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分享到:
来源:石家庄文明网  2014-06-03  6141 0
中国校园健康行动城市联盟

上海市

重庆市

浙江省

山东省

黑龙江省

江西省

甘肃省

福建省

海南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opyright © 2011 chinaschool.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37513号-4

执行单位:中玉之天(北京)投资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捷图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