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是一种家畜,在中国古代,经常用牛来耕地赶车等干各种农活。那么,牛市如何转变为家畜的呢?它是什么时候开始训化的呢?
牛在中国古代是牛科中不同种和不同属家畜的统称。通常指肉牛或普通牛和水牛,也包括牦牛等。
中国牛种的驯化和演进普通牛的驯化,距今至少已有 6000 年的历史,在草原地区可能更早。长期的定向选择以黄色为主(见《礼记·檀弓上》),牛角也逐渐变短。
到春秋、战国时代,已出现优秀的牛种。现代著名的秦川牛,奠基于唐代,可认为导源于当时,毛色则以红色为主。至于塞北草原的牛种,据南宋徐霆《黑鞑事略》中说:“见草地之牛 , 纯是黄色 , 甚大,与江南水牛等,最能走”,也说明了牛种在不同生态环境下产生的差异。
水牛在中国南方驯化较早。浙江余姚河姆渡和桐乡罗家角二处文化遗址的水牛遗骸,证明约 7000 年前中国东南滨海或沼泽地带,野水牛已开始被驯化;现除在云南偏远地方外,野水牛已绝迹。
从古代文献看 , 甲骨文中有“沈牛”一词 , 被释为水牛的古称 , 汉代司马相如《上林赋》也有此名词。现陈列在美国明尼亚波里斯美术馆的卧态水牛铜像,是周代文物。明代《凉州异物志》载“有水牛育于河中”,证明古代在今甘肃武威地区也有水牛,只因数目稀少,被视为珍异动物。
相关文章
评论:0条评论内容请不要超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