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国学人物
国学书院
国学专题
视频讲堂
中国校园健康行动 > 国学 > 国学人物 > 正文

孔子

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潜心致力于古文献整理,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其思想以“仁”为核心,“仁”即“爱人”,倡导推行“仁政”,且应以“礼”为规范,“克己复礼为仁”;提出“正名”主张,以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实副其“名”;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首创私人讲学风气,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强调“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自西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文化正统,影响极其深远。现存《论语》一书,记载有孔子与门人的问答,是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

家世渊源

孔子的先世出自王家,为子姓殷商遗民。在商朝,孔氏长支被封为宋公负责商朝历代君王的祭祀。商朝灭亡后,孔氏远祖微子启(商纣王的哥哥、殷末“三仁”之一)受封于宋,都商丘,奉殷商祀。

由微子经微仲衍、宋公稽、丁公申,四传至泯公共。泯公长子弗父何让国于其弟鲋祀(即宋厉公),自为宋国上卿,孔子先祖遂由诸侯之家转为公卿之家。

弗父何生宋父周(名周,字宋父),周生世父胜(名胜,字世父),胜生正考父(名正,字考父)。正考父接连辅佐宋戴公、武公、宣公,久为上卿,以谦恭著称于世。他熟悉商代文献,曾校“商之名颂”。他受君委命,一命而偻,二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不争于人。

正考父生孔父嘉(名嘉,字孔父)。嘉继任宋大司马。后宋太宰华父督作乱,弑宋殇公,杀孔父嘉。嘉子木金父(名木,字金父)避难奔鲁,定居陬邑(孔氏为鲁国人自此始),卿位始失,下降为士,世为鲁大夫。根据古代宗法制度“五世亲尽,别为公族”,自弗父何让位至孔父嘉已有五代,子孙以嘉字为氏,遂为孔氏。

木金父生夷父睪(名睪,字夷父又作祈父),睪生防叔(名失考,为防邑大夫,因号防叔),防叔生伯夏(其字,名失考),伯夏生叔梁纥(名纥,字叔梁)。叔梁纥为鲁国陬邑大夫,颇以勇武闻名于时。《左传·襄公十年》载:公元前563年,叔梁纥随诸侯军讨伐伯阳。伯阳虽是个附庸小国,却长于诡计。当诸侯军兵临城下四面楚歌之时,伯阳人大开城门,妄称受降。诸侯军不知其诈而争入,军人方半,伯阳人猛然放下高悬的城门,诸侯军有被拦腰截断、各个歼灭的危险。叔梁纥见势不妙,双手托住千斤城门,呼令诸侯军迅速撤出,避免了一场重大灾难。七年后,叔梁纥与大夫臧孙纪同守防邑,被齐军团团围困,众寡悬殊,动弹不得。一天夜里,叔梁纥侦察好敌情,挑选精壮三百,披坚执锐,乘间突围。将臧孙纪送出重围,然后重返防邑坚守。一往一来,如入无人之境(《左传·襄公十七年》)。由于他有谋有勇,遂以武功知名诸侯。

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九女,无子。又娶妾,生一子,病足,取名伯尼,又称孟皮。复娶颜徵在,时叔梁纥已六十六岁,而颜徵在还不到二十岁,遂生孔子。

孔子三岁时,叔梁纥卒,孔家成为施氏的天下,施氏为人心术不正,孟皮生母已在叔梁纥去世前一年被施氏虐待而死,孔子母子也不为施氏所容,孔母颜徵在只好携孔子与孟皮移居曲阜阙里,生活艰难。孔子十七岁时,孔母颜徵在卒。孔子十九岁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一年后亓官氏生子,鲁昭公派人送鲤鱼表示祝贺,孔子感到十分荣幸,给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享年五十岁。孔鲤生子孔及,字子思,享年六十二岁,著有《中庸》,成为儒家经典之一。

流离一生

据《史记·孔子世家》载:鲁襄公二十二年(前551年),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城东南)。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其生月生日《史记》未记,按《穀梁传》所记“十月庚子孔子生”,换算为当今之公历应为公元前551年9月8日生。

孔子生在鲁国。鲁国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对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礼乐之邦”之称。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观乐于鲁,叹为观止。鲁昭公二年(前540年),晋大夫韩宣子访鲁,观书后赞叹“周礼尽在鲁矣!”鲁国文化传统与当时学术下移的形势对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廪)与“乘田”(管放牧牛羊)。虽然生活贫苦,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他善于取法他人,曾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他学无常师,好学不厌,乡人也赞他“博学”。

孔子“三十而立”,并开始授徒讲学。凡带上一点“束修”的,都收为学生。如颜路、曾点、子路、伯牛、冉有、子贡、颜渊等,是较早的一批弟子。连鲁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都来学礼,可见孔子办学已名闻遐迩。私学的创设,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

鲁国自宣公以后,政权操在以季氏为首的三桓手中。昭公初年,三家又瓜分了鲁君的兵符军权。孔了曾对季氏“八佾舞于庭”的僭越行为表示愤慨。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鲁国内乱,孔子离鲁至齐。齐景公向孔子问政,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又说:“政在节财。”齐政权操在大夫陈氏,景公虽悦孔子言而不能用。

孔子在齐不得志,遂又返鲁,“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从远方来求学的,几乎遍及各诸侯国。其时鲁政权操在季氏,而季氏又受制于其家臣阳货。孔子不满这种“政不在君而在大夫”、“陪臣执国命”的状况,不愿出仕。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鲁定公九年(前501年),阳货被逐,孔子才见用于鲁,被任为中都宰,是年孔子五十一岁。“行之一年,四方则之”。遂由中都宰迁司空,再升为大司寇。鲁定公十年(前500年),齐鲁夹谷之会,鲁由孔子相礼。孔子认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早有防范,使齐君想用武力劫持鲁君之预谋未能得逞,并运用外交手段收回被齐侵占的郓、灌、龟阴之田。定公十二年(前498年),孔子为加强公室,抑制三桓,援引古制“家不藏甲,邑无百雉之城”,提出“堕三都”的计划,并通过任季氏宰的子路去实施。由于孔子利用了三桓与其家臣的矛盾,季孙氏、叔孙氏同意各自毁掉了费邑与后邑。但孟孙氏被家臣公敛处父所煽动而反对堕成邑。定公围之不克。孔子计划受挫。

孔子仕鲁,齐人闻而惧,恐鲁强而并己,乃馈女乐于鲁定公与季桓子。季桓子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孔子政治抱负难以施展,遂带领颜回、子路、子贡、冉有等十余弟子离开“父母之邦”,开始了长达十四年之久的周游列国的颠沛流离生涯。是年孔子已五十五岁。先至卫国,始受卫灵公礼遇,后又受监视,恐获罪,将适于陈。过匡地,被围困五天。解围后原欲过蒲至晋,因晋内乱而未往,只得又返卫。曾见南子,此事引起多方的猜疑。卫灵公怠于政,不用孔子。孔子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后卫国内乱,孔子离卫经曹至宋。宋司马桓魁欲杀孔子,孔子微服过宋经郑至陈,是年孔子六十岁。其后孔子往返陈蔡多次,曾“厄于陈蔡之间”。据《史记》记载:因楚昭王来聘孔子,陈、蔡大夫围孔子,致使绝粮七日。解围后孔子至楚,不久楚昭王死。卫出公欲用孔子。孔子答子路问曰,为政必以“正名”为先。返卫后,孔子虽受“养贤”之礼遇,但仍不见用。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冉有归鲁,率军在郎战胜齐军。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子。孔子遂归鲁,时孔子年六十八。

孔子归鲁后,鲁人尊以“国老”,初鲁哀公与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询,但终不被重用。孔子晚年致力于整理文献和继续从事教育。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卒,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

政治生涯

孔子终生热衷于从事政治,有一腔报国热血,也有自己的政治见解,但最高统治者对于他始终是采取一种若即若离、敬而远之的态度。他真正参与政治的时间只有四年多,在这四年多的时间里,他干了不少事,职务提升也很快。但终究因为与当权者政见不同而分道扬镳了。此时他已五十多岁,迫于形势,他离开了鲁国,开始了被后人称之为周游列国的政治游说,十四年中,东奔西走,多次遇到危险,险些丧命。后虽被鲁国迎回,但鲁终不用孔子。

孔子自二十多岁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对治理国家的诸种问题,经常进行思考,也常发表一些见解,到三十岁时,已有些名气。鲁昭公二十年,齐景公出访鲁国时召见了孔子,与他讨论秦穆公称霸的问题,孔子由此结识了齐景公。鲁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被迫逃往齐国,孔子也离开鲁国,到了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甚至曾准备把尼溪一带的田地封给孔子,但被大夫晏婴阻止。鲁昭公二十七年(前515年),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听说后向齐景公求救,齐景公说:“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只好仓皇逃回鲁国。

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大夫的家臣手中,被称为“陪臣执国政”,因此孔子虽有过两次从政机会,却都放弃了,直到鲁定公九年(前501年)被任命为中都宰,此时孔子已五十一岁了。孔子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绩,被升为小司空,不久又升为大司寇,摄相事,鲁国大治。鲁定公十二年(前498年),孔子为削弱三桓(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世卿,因为是鲁桓公的三个孙子故称三桓,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他们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着三桓),采取了“堕三都”的措施(即拆毁三桓所建城堡)。后来“堕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孔子与三桓的矛盾也随之暴露。鲁定公十三年(前497年),齐国送八十名美女到鲁国,季桓氏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们时并没有送给孔子,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孔子五十五岁。

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很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六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十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于是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五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

鲁哀公二年(前493),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在陈国住了三年,吴攻陈,兵荒马乱,孔子便带弟子离开,楚国人听说孔子到了陈、蔡交界处,派人去迎接孔子。陈国、蔡国的大夫们知道孔子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有意见,怕孔子到了楚国被重用,对他们不利,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七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国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孔子六十四岁时又回到卫国,六十八岁时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七十三岁,患病,不愈而卒。

教育生涯

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是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他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

孔子的教育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开始办学,到去齐国求仕之前,约七、八年时间。这一阶段他的门徒还不大多,但是办学有成效,在社会上已经有了较大的名声。在这一时期,孔子的学生中有比他只小六岁的颜路(颜回之父),有比他只小九岁的子路。子路几乎是终生陪伴着 孔子。

第二阶段:自三十七岁(鲁昭公二十七年,前515年)从齐国返回鲁国,到五十五岁(鲁定公十三年,前497年)周游列国之前。这一阶段共计十八年的时间。这十八年中,孔子虽然有四年多的时间在做官从政,但并没有停止授徒。这一阶段是孔子教育事业大发展的阶段,他的教育经验越来越丰富,教育水平越来越高,名气越来越大,所收的弟子越来越多。除了鲁国的学生之外,他的学生中还有来自齐、楚、卫、晋、秦、陈、吴、宋等国的求学者。孔子的威望已经树立起来。他的一些有名的弟子,如颜回、子贡、冉求、仲弓等,大都是这一时期进入孔门的。这些弟子中的一部分人后来跟随他周游了列国,一部分从了政。

第三阶段:自六十八岁(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周游列国结束回到鲁国,到他去世,共五年时间。这时,他虽然被季康子派人迎回鲁国,但鲁哀公、季氏最终并没有任用他。他虽然有大夫的身份,有时也发表一些政见,但没有人听从他的意见。他把精力集中到办教育与整理古代文献典籍上了。这一时期他的学生也很多,并培养出了子夏、子游、子张、曾参等才华出众的弟子。这几个人后来大都从事了教育事业。对儒家学派的形成与发展,对孔子思想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孔子在周游列国的十四年中,也没有停止过教育活动。他在卫国、陈国先后住了数年的时间并没有从政,弟子就在身边,师生之间不可能不进行学术研讨。他带着弟子到列国去周游,本身就开阔了这些学生的眼界,他们的意志也受到了磨练。这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孔子一生从事教育事业,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在德行方面表现突出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在语言方面表现突出的有宰我、子贡,办理政事能力较强的有冉有、子路,熟悉古代文献的有子游、子夏。在孔子的弟子中,有不少人都干出了一番成就,对于当时政治,尤其是对于孔子思想的传播,对于儒家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纵观孔子的一生,他对他的学生的影响,一部分是通过言传,通过学习古代文献、传授各种技艺,而更多的、更为深刻的则是身教。他的勤奋好学,他对真理、对理想、对完美人格的追求,他的正直、善良、谦虚、有礼,他对国家的忠诚与对老百姓的关心,都深深地感染着他的学生与后人。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既是孔子的高尚师德,也是孔子提出的一条教育原则。孔子爱教育、爱学生,诲人不倦,他能平等对待学生,做到教学相长,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孔子是具有高尚师德的一代宗师。

学生们对老师非常崇敬,当有人诽谤孔子时,学生们站出来为孔子辩护,捍卫孔子的崇高人格。“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孔子的弟子中,有些人几乎是终生陪伴着孔子,其情感之深,胜于父子兄弟。

孔子死后,被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边,弟子们以对父亲之礼仪对待孔子,为其服丧三年。子贡在孔子的坟前盖了一间小屋,为孔子守坟六年。中国历史上创办私学的先行者,第一位职业教师,得到了弟子们的衷心尊敬。

学琴师襄

孔子学琴于师襄。孔子曰:“丘习其曲,再习其数,今习其志,有所穆然而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又得其人,黧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心如欲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

——摘自“国学宝典”明·张岱辑《夜航船》卷九·礼乐部/清观术斋钞本

子语鲁太师乐,知乐深矣。鲁太师者,亦可语此耶。古者歌工、乐工皆非庸人,故挚适齐,干适楚,缭适蔡,缺适秦,方叔入河,武入汉阳,襄入海,孔子录之。八人中,其一又见于家语。孔子学琴于师襄子,襄子曰:“吾虽以击磬为官,然能于琴,今子于琴已习是也。”子貣问师乙:“赐宜何歌。”答曰:“慈爱者宜歌商,温良而能断者宜歌齐,宽而静、柔而正者宜歌颂,广大而静、疏达而信者宜 …

——摘自“国学宝典”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一/通行本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人,是春秋时期鲁国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音乐家。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以“仁义理智信”为人生原则,以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育人,并提倡“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提倡以雅乐完善人格。孔夫子有弟子三千,门下多出贤人。后世文人公尊他为“至圣先师”。

孔子本人亦为琴家,他曾向师襄学琴,由音声而知曲意,由曲意而知作曲之人,最后指出这是周文王所作的《文王操》,令师襄佩服不已。

孔子有多首琴曲作品,包括:《幽兰》、《猗兰》、《获麟操》、《将归操》。

《幽兰》是孔子在周游列国后,回国的路上所作。孔子周游列国,没有国家肯重用他。在回国的路上,他见到幽谷中的兰花,发出慨叹:兰花本是香花之王,如今却藏于幽谷,正如贤德之人不得重视一样。于是,孔子便作《幽兰》,以表达幽兰人不知,品格足高己的气节风范。

《猗兰》所写之意与《幽兰》相同。

《获麟操》是孔子伤感祥兽“麒麟”为人所捕获又被弃之城外所作。此曲慨叹祥兽乃为明主而出,却为人所害。借此比喻有德之士生不逢时,而不为人所用的遗憾。

《将归操》的典故是:赵简子循,执玉帛以聘孔子,孔子前往,走到狄水时,听说赵杀了手下的贤大夫窦鸣犊,喟然而叹:“夫赵之所以治者鸣犊之力也。杀鸣犊而聘余,何丘之往也。夫燔林而田,则麒麟不至;覆巢破卵,则凤凰不翔。鸟兽尚恶伤类,而况君子哉。”于是作此曲,歌曰:“翱翔于卫,复我旧居;从吾所好;其乐只且。”于是返回了故乡。

在唐代以后定型的古琴形制中,也有孔子定型的“仲尼式”琴。这种琴形在宋代以后特别流行,成为古琴的主流琴形之一。

性格其人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就算是孔子了。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个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分子。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分子。

愈挫愈愤

孔子六十三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九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安贫乐道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学而不厌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识,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

与人为善

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则。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


孔子年谱

一岁 公元前551年,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夏历八月廿七日,孔子生于鲁国陬(zōu)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城东南尼山附近。今尼山下有“坤灵洞”,传说为孔子诞生地)。因父母祷于尼丘山而生,故名丘,字仲尼。

二岁 公元前550年,周灵王二十二年,鲁襄公二十三年,孔子在鲁。

三岁 公元前549年,周灵王二十三年,鲁襄公二十四年,孔子的父亲叔梁纥(hé)去世,葬于防(今曲阜县东二十五里处之防山,今称梁公林)。孔子的母亲颜征在携孔子移居鲁国的首都曲阜阙里定居,孤儿寡母,家境贫寒。

四岁 公元前548年,周灵王二十四年,鲁襄公二十五年,孔子在鲁。

五岁 公元前547年,周灵王二十五年,鲁襄公二十六年,孔子在鲁。

六岁 公元前546年,周灵王二十六年,鲁襄公二十七年,孔子在鲁。

孔子在母亲颜征在的教育下,自幼好礼,“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史记·孔子世家》),演习礼仪。

七岁 公元前545年,周灵王二十七年,鲁襄公二十八年,孔子在鲁。

周灵王死,其子贵立,是为周景王。

八岁 公元前544年,周景王元年,鲁襄公二十九年,孔子在鲁。

吴公子季札赴鲁观周礼——鲁系周公封地,可用天子礼乐,所以保存周礼较完备。

九岁 公元前543年,周景王二年,鲁襄公三十年,孔子在鲁。

这一年郑国子产执政,“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洫,庐井有伍”。(《左传·襄公三十年》)郑国大治。后来孔子对子产的政绩评价很高。

十岁 公元前542年,周景王三年,鲁襄公三十一年,孔子在鲁。

鲁襄公死,其子裯(chóu)继位,是为鲁昭公。郑人游于乡校,议执政善否。然朋劝子产毁乡校,子产不听,曰:“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孔子后来评价子产这些话时说:“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均见《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可见孔子对子产尊重民意评价很高。

十一岁 公元前541年,周景王四年,鲁昭公元年,孔子在鲁。

十二岁 公元前540年,周景王五年,鲁昭公二年,孔子在鲁。

春,晋侯使韩宣子聘鲁,观书于太史氏,见《易象》与《春秋》,说:“周礼尽在鲁矣。吾乃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也。”(《左传·昭公二年》)此类文献大概为鲁国所专藏,这是孔子成长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圣人的土壤。

十三岁 公元前539年,周景王六年,鲁昭公三年,孔子在鲁。

齐国晏婴使晋,与晋卿叔向谈及齐政归陈(田)氏,因齐君加重赋税,滥取于民,而陈氏则采用施恩人民,收为己助的办法,以弱公室。叔向认为晋国公室也到了末世,人们听到国君的命令,“如逃寇仇”(《左传·昭公三年》)。可见这时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已经很尖锐了。

十四岁 公元前538年,周景王七年,鲁昭公四年,孔子在鲁。

孔子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说明孔子少年时代曾从事过各种劳动。

冬,郑国子产制定丘赋制度。

十五岁 公元前537年,周景王八年,鲁昭公五年,孔子在鲁。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这时孔子在童年艰苦学习的基础上,更自觉地在学业和品德上不断提高完善自己。

鲁国改三军为四军,叔孙、孟孙各领一军,季孙领二军。当时军、赋统一,分军即分赋,所以当时称此举为“四分公室”(《左传·昭公五年》)。

十六岁 公元前536年,周景王九年,鲁昭公六年,孔子在鲁。

三月,郑国铸刑书。“礼治”衰替,法治渐起。

十七岁 公元前535年,周景王十年,鲁昭公七年,孔母颜征在卒,此后不久,季氏宴请士一级贵族,孔子赴宴,被季氏家臣阳虎拒之门外。

十一月,鲁国的执政者季武子卒。

十八岁 公元前534年,周景王十一年,鲁昭公八年。传说孔子身长九尺六寸,被世人称为“长人”。

十九岁 公元前533年,周景王十二年,鲁昭公九年,孔子娶宋女亓(qī)官氏为妻。

二十岁 公元前532年,周景王十三年,鲁昭公十年,孔子生子,因鲁昭公以鲤鱼赐孔子,所以取名鲤,字伯鱼。

这一年孔子开始任委吏(管仓库的小吏)。

二十一岁 公元前531年,周景王十四年,鲁昭公十一年,孔子改做乘田吏(管理牛羊畜牧的小吏)。孟子说:“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尝为乘田矣,曰:‘牛羊茁壮长而已矣。’”(《孟子·万章下》)

二十二岁 公元前530年,周景王十五年,鲁昭公十二年,孔子在鲁。

二十三岁 公元前529年,周景王十六年,鲁昭公十三年,孔子在鲁。

晋会诸侯于平丘,子产、子太叔相郑伯以会。……及盟,子产争承(争取使郑国少贡),自日中以争,至于昏,晋人许之。孔子认为“子产于是行也,足以为国基矣”(《左传·昭公十三年》)。

二十四岁 公元前528年,周景王十七年,鲁昭公十四年,孔子在鲁。

春,季孙氏家臣南蒯(kuǎi)在费地叛,费人逐之,奔齐。

二十五岁 公元前527年,周景王十八年,鲁昭公十五年,孔子在鲁。

二十六岁 公元前526年,周景王十九年,鲁昭公十六年,孔子在鲁。

二十七岁 公元前525年,周景王二十年,鲁昭公十七年,郯(tán)子朝鲁,在宴会上,他回答叔孙昭子之问,谈起其祖先少皞(hào)氏的官制。据《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仲尼闻之,见于郯子而学之。既而告人曰:‘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犹信。’”

二十八岁 公元前524年,周景王二十一年,鲁昭公十八年,孔子在鲁。

宋、卫、陈、郑皆有火灾。郑国裨灶认为,如不祭天禳灾,郑国还要再次发生火灾。子产不同意这种意见,认为“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左传·昭公十八年》)这种观点对孔子重人道轻天道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二十九岁 公元前523年,周景王二十二年,鲁昭公十九年。

孔子学琴于师襄子(一说此为鲁昭公十七年事,今从《阙里志》)。襄子曰:“吾虽以击磬为官,然能于琴。今子于琴已习,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孔子有所缪(穆)然思焉,有所睪(怡)然高望而远眺,曰:“丘殆得其为人矣。近黮(dán)而黑,颀然长,旷(《史记》作‘眼’)如望羊,奄有四方,非文王其孰能为此?”师襄子避席叶拱(《史记》“叶拱”作“再拜”)而对曰:“君子圣人也,其传曰《文王操》。”(《孔子家语·辨乐解》)

三十岁 公元前522年,周景王二十三年,鲁昭公二十年,孔子在鲁。

孔子自称“三十而立”(《论语·为政》),即从此开始,他已奠定了治学、做人、为政等坚实的学问德业基础。根据《史记》记载,这年前后,他开始创办平民教育,收徒讲学,在最早的弟子中,比较知名的有颜路(颜回的父亲)、曾点(曾参的父亲)、子路等人。

郑国子产卒,仲尼闻之,为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左传·昭公二十年》)他认为子产有君子之德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论语·公冶长》)

齐景公与晏婴来鲁。景公问孔子,秦穆公何以能称霸,孔子回答说他善于用人。(《史记·孔子世家》)

三十一岁 公元前521年,周景王二十四年,鲁昭公二十一年,孔子在鲁。

三十二岁 公元前520年,周景王二十五年,鲁昭公二十二年,孔子在鲁。

四月,周景王卒,其子猛立,即周悼王。王子朝联络旧官、百工与灵、景之族造反,杀悼王而自立。晋人攻之,立景王另一子匄(gái),是为周敬王。

三十三岁 公元前519年,周敬王元年,鲁昭公二十三年,孔子在鲁。

三十四岁 公元前518年,周敬王二年,鲁昭公二十四年。

孟僖子将死,嘱其二子孟懿子与南宫敬叔向孔子学礼。孟僖子卒,孟懿子与南宫敬叔拜孔子为师。不久,孔子得到鲁昭公的支持,与南宫敬叔适周都洛阳,观周朝文物制度,拜见了老聃与苌弘,学礼,学乐,收获极大,说:“周监于二代(夏、商),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此时南宫敬叔仅十二岁,似不可能随同孔子适周。适周之事,时间上可能后些。)

三十五岁 公元前517年,周敬王三年,鲁昭公二十五年。

鲁昭公帅师攻伐季孙氏,季孙、孟孙、叔孙三家联合反抗昭公,昭公兵败奔齐。孔子因鲁乱带弟子适齐,路经泰山,遇一妇人哭诉亲人被虎咬死仍不愿离开此地时,不由发出“苛政猛于虎”的慨叹(见《礼记·枟弓下》)。到齐国后为高昭子家臣,借以进见齐景公。

三十六岁 公元前516年,周敬王四年,鲁昭公二十六年。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岂能得而食诸!”(《论语·颜渊》)齐景公欲以尼谿之田封孔子,但因晏婴阻挠,没有成功(见《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在齐,与齐太师语乐,听到《韶》乐(相传是舜时音乐)三月不知肉味,兴奋地说:“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述而》)

这一年鲁昭公自齐居郓(郓原为鲁地,此时齐为昭公攻取)。

三十七岁 公元前515年,周敬王五年,鲁昭公二十七年。

孔子在齐,齐大夫扬言欲害孔子,齐景公也对孔子说:“吾老矣,弗能用也。”于是孔子自齐返鲁(见《史记·孔子世家》)。据说返鲁时迫于形势险恶,仓促中把正在淘的米未及做饭即提起来一面走路一面滤干。(《孟子·万章下》:“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

吴公子季札聘齐,其子死,葬于嬴、博(临近鲁境之齐地)之间,孔子往观其葬礼(见《礼记·枟弓下》)。

吴公子光使专诸刺吴王僚而自立,是为吴王阖闾。

三十八岁 公元前514年,周敬王六年,鲁昭公二十八年,孔子在鲁。

晋魏舒(魏献子)执政,灭祁氏、羊舌氏,分祁氏之田为七县,羊舌氏之田为三县,选派贤能之士(包括其子在内)为县宰。孔子十分赞赏,说魏子之举“近不失亲,远不失举,可谓义矣”。(《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鲁昭公至晋,居乾侯(晋邑)。

三十九岁 公元前513年,周敬王七年,鲁昭公二十九年,孔子在鲁。

冬季,晋铸刑鼎,赵鞅、荀寅把范宣子制定的刑书铸在铁鼎上。孔子认为,这样做就会“贵贱无序”,破坏等级制度,不由得发出了“晋其亡乎!失其度矣!”的感叹。(《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四十岁 公元前512年,周敬王八年,鲁昭公三十年,孔子在鲁。

孔子自称“四十而不惑”(《论语·为政》)。所谓“不惑”盖指“而立”时确立的世界观,人生观已坚定不移。

四十一岁 公元前511年,周敬王九年,鲁昭公三十一年,孔子在鲁。

四十二岁 公元前510年,周敬王十年,鲁昭公三十二年,孔子在鲁。

冬,鲁昭公卒于乾侯。季孙意如立昭公弟公子宋,是为鲁定公。

四十三岁 公元前509年,周敬王十一年,鲁定公元年,孔子在鲁。

夏,昭公灵柩自乾侯归葬鲁,定公即位。

四十四岁 公元前508年,周敬王十二年,鲁定公二年,孔子在鲁。

四十五岁 公元前507年,周敬王十三年,鲁定公三年,孔子在鲁。

邾庄公卒,邾隐公即位,将冠,使人问冠礼于孔子。

四十六岁 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鲁定公四年,孔子在鲁。

孔子率孔鲤与部分弟子观鲁桓公庙宥坐之欹器,对孔鲤与弟子们说:“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恶有满而不覆者哉!”他认为正确的态度应该是“聪明圣智,守之以愚;功破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抚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挹而损之之道也。”(《荀子·宥坐》)

四十七岁 公元前505年,周敬王十五年,鲁定公五年,孔子在鲁。

六月,鲁国季孙意如(季平子)卒,其家臣阳虎囚其子季孙斯(季桓子),而专鲁政。阳虎欲见孔子,孔子不见,于是馈孔子豚,欲待孔子拜谢时见孔子。孔子不想见,打听得阳虎不在时前往拜谢,但不巧在路上二人相遇了。阳虎劝孔子出仕,孔子口头答应,但终不仕。(见《论语·阳货》)退而修《诗》、《书》、《礼》、《乐》,以教弟子。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四十八岁 公元前504年,周敬王十六年,鲁定公六年,孔子在鲁。

四十九岁 公元前503年,周敬王十七年,鲁定公七年,孔子在鲁。

二月,齐将郓、阳关二地归还鲁国,阳虎据为己有。

五十岁 公元前502年,周敬王十八年,鲁定公八年,孔子在鲁。

孔子自谓“五十而知天命”(《论语·为政》)。所谓“知天命”指的是掌握了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

冬,阳虎欲去三桓,谋杀季氏未遂,随入讙(今山东省宁阳县西北)、阳关(今山东泰安市东南)以叛。

公山不狃使人召孔子,孔子欲往,因子路反对而未成行。(见《论语·阳货》)

五十一岁 公元前501年,周敬王十九年,鲁定公九年,孔子在鲁。

六月,鲁伐阳虎,攻打阳关。阳虎突围奔齐,旋逃亡宋国,最后逃至晋国,投赵简子。孔子说:“赵氏其世有乱乎!”(《左传·定公九年》)

孔子任中都(今山东省汶上县西)宰,卓有政绩,治理一年,四方则之。

五十二岁 公元前500年,周敬王二十年,鲁定公十年,孔子在鲁。

孔子由中都宰升小司空,由小司空升大司寇,摄相事。

夏、齐与鲁媾和,鲁定公与齐景公会于夹谷(今山东省莱芜市南)。孔子以大司寇身份为定公相礼,孔子认为“虽有文事,必有武备”,事先做了必要的武事准备。齐欲劫持定公,孔子以礼斥之。齐君敬畏,遂定盟约,并将侵占的郓、讙、龟阴等地归还鲁国以谢过。(见《穀梁传·定公十年》)

五十三岁 公元前499年,周敬王二十一年,鲁定公十一年,孔子在鲁。

孔子为鲁大司寇,鲁国大治。据《品氏春秋·乐成》记载,开始尚疑其才,既而政化盛行,国人诵之。(见《孔丛子·陈士义》)

五十四岁 公元前498年,周敬王二十二年,鲁定公十二年,孔子在鲁。

孔子为鲁国大司寇,子路为季氏宰,孔子为了削弱私家以强公室,向鲁定公建议:“家不藏甲,邑无百雉之城,今三家(三桓)过制,请皆损之。”(《孔子家语·相鲁》)遂将堕三都。当时,正值叔孙、季孙之家臣侯犯和南蒯各据其都叛,叔、季二氏也支持这一主张,于是先拆毁了叔孙氏的郈邑(今山东省东平县南)和季氏的费邑(今山东省费县)。堕费时,费宰公山不狃乘鲁都(曲阜)空虚,率费人攻曲阜,幸赖孔子命申句须、乐颀二大夫率部反击,败公山不狃于姑蔑(今山东省驷水县东)。公山不狃逃奔齐国。遂堕费。

可是再去堕孟氏的成邑(今山东省宁阳县东北)时,却受到孟氏家臣公敛处父的抵制而失败。堕三都至此半途而废。(《史记·孔子世家》)

五十五岁 公元前497年,周敬王二十三年,鲁定公十三年,孔子去鲁。

鲁国得治,齐国畏惧。齐欲败鲁政,于是便选美女八十人,衣以文衣,并文马二十四驷馈鲁君。季桓子受之。鲁君臣荒于女色,怠于政事,多日不听朝政,也不按礼制送膰肉(当时郊祭用的供肉)给孔子,孔子失望,于是去鲁适卫,开始了十四年访问诸侯列国的活动。

孔子到卫后,居住在卫都帝丘(今河南省滑县)子路妻兄颜浊邹家。卫灵公按照孔子在鲁国的待遇给予俸禄。后卫灵公听信谗言,监视孔子,于是孔子便在这一年的十月去卫适陈。在过匡地(今河南省长垣县境)时,匡人误认孔子为阳虎(因阳虎曾欺压匡人,而孔子的长相又极似阳虎),围困了孔子。后经蒲地(也在长垣县境),适逢公叔氏欲起事,又被围困。孔子与蒲人订盟,返回卫都,住在蘧伯玉家。

五十六岁 公元前496年,周敬王二十四年,鲁定公十四年,孔子在卫。

孔子回到卫都,曾见卫灵公夫人南子,子路不悦。灵公与南子还让孔子为次乘招摇过市。

五十七岁 公元前495年,周敬王二十五年,鲁定公十五年,孔子在卫。

邾子朝鲁,子贡观礼。鲁定公卒,其子蒋立,是为鲁哀公。

五十八岁 公元前494年,周敬王二十六年,鲁哀公元年,孔子在卫。

五十九岁 公元前493年,周敬王二十七年,鲁哀公二年,孔子在卫。

孔子见卫灵公不能用他,喟然叹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军旅之事未之学也。”(《史记·孔子世家》)由此,决计离卫西去,投奔晋国赵简子。走到黄河边,听说赵简子杀害了两个贤人,不由得临河而叹,返回卫国,然后去卫如曹适宋。

在适宋的路途上,曾与弟子习礼于枟树之下,宋司马桓魋欲害孔子,派人把大树砍倒了。孔子微服而行,逃到郑国,郑国也没有接待他,只好取道适陈。

夏,卫灵公卒,立蒯瞆之子,是为卫出公。

六十岁 公元前492年,周敬王二十八年,鲁哀公三年,孔子在陈。

这年秋,鲁国季桓子病,后悔过去未能长期用孔子而影响了鲁国的振兴。临死之前,嘱其子季康子要召回孔子以相鲁。后来由于公之鱼的阻拦,季康子改变了主意,派使者改召孔子弟子冉求。冉求将行,孔子说:“鲁人召求,非小用之,将大用也。”(《史记·孔子世家》)这一年,孔子已经六十岁了,他很想回到家乡,能为鲁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孔子曾说:“六十而耳顺。”意思是说这时他听到任何事情,都能立即辨明是非。

六十一岁 公元前491年,周敬王二十九年,鲁哀公四年,孔子在陈。

六十二岁 公元前490年,周敬王三十年,鲁哀公五年,孔子在陈。

六十三岁 公元前489年,周敬王三十一年,鲁哀公六年,孔子在陈。

吴伐陈,楚来救,陈国大乱。孔子离陈过蔡地去负函(楚地,分河南信阳,楚有贤大夫沈诸梁即叶公驻此),在陈蔡间被困,绝粮七日,弟子饥馁皆病,孔子依然讲诵,弦歌不止。子路等由于屡遭挫折,对孔子之道产生了怀疑,只有颜回认识到孔子道大,不为当时所容,“是有国者之丑”。孔子为有颜回这样的弟子感到高兴。(《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在路上陆续遇到当时的一众隐士如长沮、桀溺、荷蓧丈人和楚狂接舆等的嘲讽,桀溺劝子路跟他们一道做避世之人。孔子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论语·微子》)表示了为改变天下无道局面的决心。

孔子到了负函,与叶公见面,叶公问政,孔子说:“近者说(悦),远者来。”(要使境内的人都喜悦,使境外的人都向往而来)。叶公又通过子路问起孔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子路不知如何回答。孔子说:“女奚不曰:‘其为何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楚昭王欲重用孔子,使使奉币来聘,将以书社地七百里封孔子,由于楚令尹子西的阻拦,此议遂止。孔子在楚讲学向当时比较落后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传播了中原文化。

六十四岁 公元前488年,周敬王三十二年,鲁哀公七年,孔子在卫。

孔门弟子多仕于卫,要求孔子返卫,孔子便返回卫国。子路问孔子:“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孔子回答说:“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夏,鲁哀公与吴人会于鄫(今山东省峄县境内),吴向鲁索取牛、羊、猪各一百头为祭品。吴太宰讙召季康子,康子使子贡辞谢,子贡以周礼说服了伯讙,维护了鲁国和季康子的尊严。

六十五岁 公元前487年,周敬王三十三年,鲁哀公八年,孔子在卫。

三月,吴伐鲁,吴大败,孔子弟子有若参战有功。

六十六岁 公元前486年,周敬王三十四年,鲁哀公九年,孔子在卫。

六十七岁 公元前485年,周敬王三十五年,鲁哀公十年,孔子在卫。

孔子夫人亓官氏卒。

六十八岁 公元前484年,周敬王三十六年,鲁哀公十一年,孔子在鲁。

春,齐师伐鲁,孔子弟子冉求为季氏将左师,与齐军战于鲁郊,克之。季康子问他是怎样学会作战的,冉求说,学于孔子,遂荐孔子于季氏。季康子派公华、公宾、公林以币迎孔子归鲁。至此,孔子结束了访问列国诸侯十四年颠沛流离的生活。

孔子返鲁后,鲁哀公问政,孔子曰:“政在选臣。”(《史记·孔子世家》)又问:“何为则民服?”孔子回答说:“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

季康子问政,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季康子欲行“田赋”,即将军费改按田亩征税,使冉求问孔子,孔子曰:“若不度于礼,而贪冒无厌,则虽以田赋,将又不足。”季氏不听。(《左传·哀公十一年》)

鲁终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专心从事文献整理和教育事业,删《诗》、《书》,定《礼》、《乐》。修《春秋》,并继续聚徒授业,培育治国贤才,据史载:“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史记·孔子世家》)

六十九岁 公元前483年,周敬王三十七年,鲁哀公十二年,孔子在鲁。

春,鲁实行田赋。

夏,鲁昭公夫人孟子卒,孔子往吊。

与鲁太师(乐官)论乐,孔子说:“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热烈),纵之纯如(和谐),皦如(清晰),绎如(络绎不绝)也,以成。”孔子又说:“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史记·孔子世家》)

冬十二月(周历十二月相当于夏历十月),鲁国发生蝗灾。季孙问于孔子,孔子说:“丘闻之,火伏而后蜇者毕,今火犹西流,司历过也。”(《左传·哀公十二年》)十二月属冬季,不该有蝗虫。孔子认为这年十二月有蝗虫,不是自然界反常,而是司历者算错了时间。

孔子之子伯鱼卒。

七十岁 公元前482年,周敬王三十八年,鲁哀公十三年,孔子在鲁。

孔子曾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也就是说,到了七十岁,任何想法和做法都不会越出仁道原则和周礼所定的规矩了。

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史记·孔子世家》)

七十一岁 公元前481年,周敬王三十九年,鲁哀公十四年,孔子在鲁,作《春秋》。

春,管山林的人(“虞人”)在曲阜西边的“大野”打猎,捕获一只怪兽,据说是麟,孔子说:“吾道穷矣!”于是绝笔,停止了修《春秋》。

颜回死,享年四十一岁,孔子哭之恸,曰:“噫!天丧予!天丧予!”(《论语·先进》)

六月,齐国的陈恒(又叫田成子)杀死齐简公,孔子劝鲁哀公及“三桓”讨之,以正君臣之义,毫无结果。在齐国的这次政变中,孔子弟子宰予死于难。

七十二岁 公元前480年,周敬王四十年,鲁哀公十五年,孔子在鲁。

冬,卫有政变,蒯瞆逐其子出公而自立,是为卫庄公。孔子弟子子路此时为卫大夫孔悝的邑宰,死于难,孔子恸甚。

七十三岁 公元前479年,周敬王四十一年,鲁哀公十六年。

周历四月十一日(即夏历二月十一日),孔子寝疾七日而殁,葬于鲁城(今曲阜)北泗上。鲁哀公诔(lěi)之曰:“旻(mín)天不吊,不慭(yìn)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茕茕余在疚,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左传·哀公十六年》)不少弟子为之守墓三年,临别而去,哭尽哀,或复留。唯子贡庐于墓凡六年,然后离去。弟子及鲁人往从墓而家者百有余室,因名孔里。并把孔子故居改为庙堂,藏孔子平生衣冠琴书于堂中。自此以后,年年奉祀。今曲阜之孔庙、孔府、孔林,所谓“三孔”者,即始创于此。

孔子哲言

论修身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述而》)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论语·宪问》)

修己以敬……以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论语·泰伯》)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论语·卫灵公》)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论语·颜渊》)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子路》)

君子易事而难说,说之不以道,不说也。(《论语·子路》)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论语·微子》)

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论语·里仁》)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论语·述而》)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论语·子罕》)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季氏》)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论语·子张》)

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论语·宪问》)

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论语·子路》)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论语·卫灵公》)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论语·子路》)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论语·卫灵公》)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论语·子张》)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论语·宪问》)

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里仁》)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论语·季氏》)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泰伯》)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论语·卫灵公》)

论治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孟子·公孙丑上》)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泰伯》)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论语·卫灵公》)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

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

论为政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

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左传·定公十年》)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论语·子路》)

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论语·尧曰》)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论语·颜渊》)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论语·卫灵公》)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颜渊》)

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左传·哀公十一年》)

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论语·尧曰》)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礼记·中庸》)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论语·子路》)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论语·卫灵公》)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论语·子路》)

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论语·八佾》)

孔子门人

【孔门十哲】孔子门下最杰出的十位弟子,依次是颜回、闵损、冉耕、冉雍、冉求、仲由、宰予、端木赐、言偃、卜商,合称“孔门十哲”,语出《论语·先进》:“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七十二贤】孔子门下弟子三千,学有所成、才德出众者七十二人,史著其名,得以配享于孔庙,合称“七十二贤”。七十二实为约数,见于《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者七十七人,加上见于《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等书中人数,近八十人。

孔子(前551~前479),自“而立”之年即以《诗》、《书》、《礼》、《乐》为教,更以他至伟人格中的一言一行,一动一静而示范。是他开了我国历史上私人讲学的先河,将以前学在官府,文化知识是贵族们的专利的现象,移植到民间。他首先提出“有教无类”的方针,不分贫贱富贵,均可以在他那里受教。在弟子中,贫如颜回,富如子贡,贵如孟懿子,然绝大多数是平民子弟,有来自卫、齐、陈、吴……等国的,真可谓桃李满天下。其教学目的,是传授他的人道学说。即克己复礼为仁,变化学生气质,成就人格,提高生命境界,终至成物,也即造就治国、平天下的栋梁之材。并采用“因材施教”和启发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耻下问”……等风范。更以他诲人不倦的精神,对学生如慈母般地关怀备至,如严父般地导以正道,如朋友般地切磋相长,莫不因其才而成就之。如子羔之愚,曾参之鲁,子张之偏激,子路之粗鄙……均成大器。尤以曾子能得道之全体而任传道之责,成为宗圣。更有佼佼者分德行:颜回、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语言:宰我、子贡;政事:冉求、子路;文学:子游、子夏四科共十人。

由于孔子在讲学中,所下的功夫已达到无以揽加的程度,使弟子感受到,老师呕心沥血的良苦用心,故弟子都发自内心的崇敬于老师。他们追随、侍奉、保卫他,他们跟着他一起奔波行道,周游列国,备受艰辛与饥饿而毫无怨言。当有人诋毁孔子时,则正色以告其人“不自量”。当遇到危难时,则舍身护卫。夫子逝世,弟子们如丧考妣,皆在坟周服丧三年。子贡独守六年。其尊师重道精神,至今仍传为佳话。後人尊孔子为“至圣先师”是当之无愧的。

孔门弟子三千,身通六艺登堂入室者七十有二人。这三千弟子各自姓甚名谁,固然早已不可考。即便是配享于孔庙的七十二高徒,隔着几千年历史遥遥望去,也仿佛仙霭里头看神仙,只能影影绰绰看个大概,没法子毕见纤毫。更兼上古文献辗转流传之中,又难免以讹传讹,将错就错,遂致连这孔门七十二贤的尊姓大名也模糊难辨。如《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与《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都算得上是权威资料,可是竟也出入颇大,比如子声在《史记》上叫乐咳,在《家语》上却叫乐欣;子徒在《史记》中叫郑国,在《家语》中却改叫薛邦了。再比如很受孔子抬举,将哥哥的女儿嫁给了他的子容,在《论语》叫南宫适,在《史记》叫南宫括,在《家语》里,又叫南宫韬了。等等等等,参差处极多。这些一人多名现象,差不多都是拜传刻错误所赐。而且《史记》与《家语》所开列的,都并不是不多不少七十二人整,史记列了七十七个,还煞有介事引用孔子曰“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做开头。《家语》更是荒唐,题目明明写着《七十二弟子解》,里头开列的,却足足七十六人,最后还又总结说:“以上夫子弟子七十二人,皆升堂入室者。”司马迁说“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孔子”,可这孔门弟子花名册,却不知该折中于谁。今较其两者,以《史记》去孔丘时代相对较近,且以实史闻名;而《孔子家语》虽以“孔子家语”名书,却历来被视为伪书,当作三国时王肃因袭前人书简加以修补编定,相对之下,似不如《史记》足凭。两者相权,遂以《史记》为基础,与《家语》相杂较。司马迁所列这七十七人中,说不得有五个是编外人员,至于是哪五个,就不得而知了。

颜回(前521~前481),字子渊,鲁国人,小孔子三十岁。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以德行著名,家贫不忧,好学不倦。孔子赞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回也好学,不迁怒,不贰过。”颜回大智若愚,“闻一能知十”,在众多弟子中最能理解孔子,一生追随,不离左右,视师若父。他评价孔子说:“仰之弥高,钻之弥深。”颜回二十九岁头发白尽,四十一岁英年早逝,孔子哭之极恸,痛如丧子,悲呼:“天丧我矣!天丧我矣!”

闵损(前536~前487),字子骞,鲁国人,小孔子十五岁。以德行著名,深得孔子赞赏。幼时遭后母虐待,其父怒而欲将后妻赶走,闵损反为后母求情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他因后母生了两个孩子,后母若被赶走了,两个孩子就没人照顾了。时人咸称其孝,后世二十四孝故事中亦彰其孝行。闵损守身自爱,“不仕大夫,不贪污君之禄”,品格很高。季代曾派人去请他出任费邑宰,他却要来人替他婉言推辞,并说,如果你们再来强邀,我就离开鲁国到汶上去。

冉耕(前544~?),字伯牛,鲁国人,小孔子七岁。以德行著名,与颜回、闵损并称,为人端正,善于待人接物。因恶疾早逝,患病之时,孔子前去探望,自牖执其手而叹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悲痛惋惜之情溢于言表。

冉雍(前522~前466),字仲弓,鲁国人,小孔子二十九岁。与冉耕同宗,乃少昊之裔,周文王之后。曹叔振铎数传至冉离,世居“菏泽之阳”。家贫,以牧为业,人称“犁牛氏”。其父冉离不肖,“贱而恶”。冉雍曾做过季氏私邑的长官,他为政“居敬行简”,主张“以德化民”。但是在季氏“仕三月,虽待以礼貌,而谏不能尽行,言不能尽听,遂辞去,复从孔子。居则以处,行则以游,师文终身”。冉雍在孔门弟子中以德行著称,孔子对其有“雍也可使南面”之誉,即说冉雍有帝王之才,这是对其他弟子从来没有的极高评价。孔子临终时在弟子们面前夸奖他说:“……贤哉雍也,过人远也。”所以后世对冉雍的评价甚高。如荀子在他的《儒效》篇中,就把冉雍与孔子相提并论,说:“通则一天下,穷则独立贵名,天不能死,地不能埋,桀跖之世不能污,非大儒莫之能立,仲尼、子弓(即仲弓)是也。”及孔子卒,恐失圣道之传,他与闵子诸贤,共著《论语》一百二十篇。又独著六篇,谓之《敬简集》。自经秦火,书已不存。

冉求(前522~?),字子有,鲁国人,小孔子二十九岁。与冉耕、冉雍同宗,皆在孔门十哲之列,世称“一门三贤”,又称“三冉”。青年时期曾做过季氏家臣,后随孔子周游列国。冉求精通六艺,长于政事,深沉谦退,志在民足,孔子称赞他“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其后,季康子继持国柄,招冉求辅政,孔子欣然曰:“鲁人招求,非小用之,将大用之也。”冉求遂回国为季氏宰。鲁哀公十一年,齐师伐鲁,兵临城下。冉求慷慨赴敌,率军击退齐师,立下赫赫战功。战后,季氏问曰:“学之乎?性之乎?”冉求答曰:“学之于孔子”。季氏遂招孔子。孔子返鲁,冉求侍师殷切,朝政之余,必登门受教。然于季氏旅泰山、伐颛臾、用田赋,皆不能救,或反助之。孔子斥之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冉求亦尝婉言以“力不足”告罪于夫子。孔子面折之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虽然,未闻冉求有愠色,师事孔子恭谨如初。孔子晚年,序《易》,删《诗》、《书》,作《春秋》,传道授业,亦不可谓无冉求之力也。

仲由(前542~前480),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人,小孔子九岁。出身寒微,幼至孝,百里负米养亲,是历史上二十四孝子之一。好勇力,性伉直,讲信义,重然诺,深具豪侠之气。曾凌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之,乃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然后来仍多直言顶撞,是孔门痴儿,孔子容而爱之。自从子路追随左右,无人再敢欺慢孔子,孔子自谓“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孔子周游列国期间,子路贴身护卫,屡次救孔子于危难。孔子由衷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长于政事,孔子曾赞其“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后子路为卫国蒲邑宰,治蒲三年,勤政爱民,孔子过蒲,三称其善。卫国政变,诸人皆弃主而逃,子路独仗义而返,终因寡不敌众,被乱刀剁成肉酱。死前犹慷慨而言:“君子死,冠不免。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孔子闻讯大恸,为之不食肉糜。

宰予(前522~前458),字子我,又称宰我,鲁国人,小孔子二十九岁。长于辞令,以言语著名,乃孔门十哲之一。因昼寝而不为孔子所喜,骂其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於予与何诛!”甚至不无懊悔地道:“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实则宰予深思好问,有独见,敢犯颜,是孔门弟子中唯一敢正面对孔子学说提出异议的人。孔子提出居丧要以三年为期,宰予反驳说:“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孔子难以辩解,唯有痛心指责:“予之不仁也。”孔子曾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宰予便向孔子提出了一个两难假设:“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意即明知下井必死无疑,到底该舍命救人,还是保全自身。孔子答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言下之意,此问是在愚弄人。虽然孔子对宰予这个刁钻的学生颇多不满,但仍毫不迟疑地将其列为自己最得意的弟子之一,位居言语科之首席,犹在大名鼎鼎的子贡之上。宰予亦对老师敬佩无已:“以予观于夫子,贤于尧、舜远矣。”

端木赐(前520~?),字子贡,卫国人,小孔子三十一岁。据说子贡出生之时,其母梦神赐以宝玉,因取名曰赐。子贡生就异相,山庭斗口,仪表不凡,天性至孝,资禀颖慧,三岁既知人善恶。十八岁时,游于鲁,闻孔子在阙里授徒,心窃景仰,遂执贽往见而受业。他谦逊好学,通达敏辩,深得孔子赞赏,称其为“瑚琏之器”。子贡以言语著名,利口巧辞,长于外交。齐相田常伐鲁,他奉命出使,游说诸侯,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一举而动五国之政。孔子周游列国,厄于陈蔡,子贡毅然使楚,引来救兵,终解陈蔡之围。子贡还精于理财,经商有道,“货殖焉,臆则屡中”,家累千金。每出使则结驷连骑,车仆之盛,拟于王侯,所到之处,直可与国君分庭抗礼。时鲁国大夫孙武赞曰:“子贡贤于仲尼。”子贡谦道:“譬诸宫墙,赐 之墙也及肩,窥见家室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视孔子有如日月,自谓不能超过。孔子逝世,子贡独守墓六年,哀丧至极。

言偃(前506~前443),字子游,吴国人,小孔子四十五岁,是孔门中唯一的南方弟子,被称为“北学中国,南方一人”。言偃以文学著名。曾任鲁国武城宰,阐扬孔子学说,用礼乐教化士民,境内到处有弦歌之声,为孔子所赞,曾云:“吾门有偃,吾道其南。”意即我门下有了言偃,我的学说才得以在南方传播。故言偃又被誉“南方夫子”。

卜商(前507~?),字子夏,卫国人,小孔子四十四岁。以文学著名,与孔子论《诗》,独阐精微,孔子赞曰:“商始可与言《诗》已矣。”在孔门弟子中,子夏不像颜回、曾参之辈恪守孔子之道,而是颇具独创精神和异端倾向。孔子教诲他道:“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子夏任莒父宰,问政,孔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从孔子的遵遵告诫中,已约略可见出子夏对正统儒学的偏离。子夏对“君子”的理解与孔子所说的“温文尔雅”颇有不同,他说:“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这不似坦荡醇厚的儒者,倒似心机深沉的法家了。孔子没后,子夏去鲁至魏,行教于西河,治学严谨,敢于质疑经史之谬误。曾听人言史志曰:“晋师伐秦,三豕渡河。”子夏说:“‘三豕’应为‘己亥’之笔误。”读史志者问诸晋史,果然是“己亥”之误。于是名重天下,从学者众,门下人才辈出,如田子方、段干木、李悝、吴起、禽滑厘、商鞅之属,皆受业于子夏,而荀子、李斯、韩非等也俱是其隔代再传弟子。西河学派既传授儒家经典“六艺”,也是法家政术思想的先驱。子夏操守高迈,言曰:“诸侯之骄我者,吾不为臣。大夫之骄我者,吾不复见。”魏文侯以师礼事之,乃许咨以国政。晚年,因哭子丧明,为曾参所责。孔门弟子之有著作传世者,以子夏为最多。相传《论语》即为子夏与仲弓合撰,《毛诗》亦传自子夏,《诗序》即为子夏作,《仪礼·丧服篇》亦传自子夏,《易传》一卷,亦子夏所撰。汉人徐防又有“诗书礼乐,定自孔子;发明章句,始于子夏”之说,更可见他在孔门诸子中地位之重要。

颛孙师(前503~?),字子张,陈国阳城(今河南登封)人,小孔子四十八岁。出身微贱,且犯过罪行,经孔子教育成为“显士”。虽学干禄,未尝从政,以教授终。颛孙师好学深思,在忠信思想上受孔子影响极深,把孔子关于忠信的教诲写在大带上,以示永远不忘。他卑视道德修养低下者,认为缺乏道德、信仰不坚的人有了不为多,没有不为少。他提出,士应该看见危险便肯豁出生命,看见所得便考虑是否该得,祭祀时考虑是否严肃认真,居丧时则应悲痛哀伤。他与人交往宽冲豁达,喜交贤于己者,主张“尊贤容众”。颛孙师为人宽冲豁达,不拘小节,不计私怨,被誉为“古之善交者”,更兼其勇武忠信,后人称有“亚圣之德”。孔子死后,颛孙师独立招收弟子,宣扬儒家学说,是“子张之儒”的创始人。子张之儒列儒家八派之首。《大戴礼记·千乘》即子张之儒的文献。

曾参(前505~前435),字子舆,鲁国武城人,小孔子四十六岁。出身没落贵族家庭,为人极孝,幼时去田间除草,不慎弄断了一根瓜秧,其父曾点大怒,举棍将他打得昏死过去。曾参醒转后,为免父亲内疚,强自撑持,弹琴唱歌,以示无碍。孔子闻之不悦,骂他不懂“小杖则受,大杖则走”的道理,让父亲陷于不义不慈之地,实乃大不孝。继母待他极劣,父亲去世后,他孝行越谨,其妻因给继母蒸梨不熟而被其所休。孔子得知后责他不顾结发之情,曾参后悔莫及,遂终生不复续娶。曾参自小随父曾点听孔子讲学,十六岁正式拜孔子为师,并随孔子周游列国。他勤奋刻苦,长于内省,重视仁德,提倡忠恕,深得孔子儒学精髓。他曾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还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不过曾参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还是他的孝道思想,他所著《孝经》列入“十三经”,流传至今。孔子死前曾将其孙子思托付于曾参,子思后传孟子,成为影响甚大的思孟学派,对继承及弘扬孔子思想起到了主干作用。

澹台灭明(前512~?),字子羽,鲁国武城人,小孔子三十九岁。为人敢与去就,轻财重义,据《括地志》记载:一次,澹台灭明身带一块价值连城的宝玉渡河,舟至河心,忽有二蛟从波涛中跃出,对渡船成夹击之势,欲夺宝玉。澹台灭明气愤地说:“吾可以义求,不可以力劫。”遂挥剑斩二蛟于河内,并将宝玉投入水中,以示自己毫无吝啬之意。言偃为武城宰时,孔子问他这里可有什么贤人,言偃回答说:“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经言偃引荐,澹台灭明得以就学于孔子。但因他相貌丑陋,孔子颇为嫌弃。澹台灭明受冷遇后,毅然辞别,发奋自强,严谨修行。他南行江淮,结庐讲学,仍以孔子为宗师,崇奉孔子学说,专释春秋大义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教导学生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等古书,兼习“六艺”。因其德行高尚,学识渊博,从游弟子达三百之众,享誉大江南北,贤名扬于诸侯。孔子闻之叹曰:“吾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深为惋惜。

宓不齐(前521~?),字子贱,鲁国人,小孔子三十岁。仁爱孝悌,才智不凡,孔子赞他为“君子”。宓不齐曾做过单父宰,举贤能,退不肖,轻徭赋,赈困穷,用“无为而治”的办法来治理,结果是“身不下堂而单父治”。孔子称赞说:“惜哉!不齐所治者小,所治者大则庶几矣。”

原宪(前515~?),字子思,宋国人,小孔子三十六岁。一生清静守节,安贫乐道,不肯与世俗合流。孔子为鲁司寇时,曾做过孔子的家臣,孔子给他九百斛的俸禄,他推辞不要。孔子死后,隐居卫国,茅屋瓦牖,粗茶淡饭,生活极为清苦。子贡为卫相,高车驷马,往拜原宪,见其衣冠褴褛,耻之,问曰:“夫子岂病乎?”原宪答曰:“吾闻之,无财者谓之贫,学道而不能行者谓之病。若宪,贫也,非病也。”子贡大惭,终生悔之。唐代吴筠有《咏原宪子》诗:“原生何淡漠,观妙自怡性。蓬户常晏如,弦歌乐天命。无财方是贫,有道固非病。木赐钦高风,退惭车马盛。”

公冶长(前519~前470),字子长,齐国人,小孔子三十二岁。自幼家贫,勤俭好学,博通书礼宽容大度,他德才兼备,深为孔子赏识,曰:“长可妻也。”相传公冶长能通鸟语,并以此无辜获罪,身陷囹圄。孔子痛惜道:“公冶长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仍将女儿许他为妻。鲁君闻其贤,多次请为大夫,公冶长皆不应,终生治学不仕。

南宫适,字子容。他言语谨慎,崇尚道德,每日反复诵读“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不玷,不可为也”的诗句,以智自将,世清不废,世浊不污,孔子赞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

公皙哀,字季次,齐国人。出身贫寒,师从孔子后,有“独行君子之德”之誉。鄙天下人多污身以事大夫家,不愿屈节做人家臣,终身空室蓬户,褐衣疏食不厌。孔子特叹赏之。

曾蒧,字子皙,曾参之父,鲁国武城人。高蹈洒脱,豪放不羁,有“鲁之狂士”之称。鲁国大夫季武子死后,曾蒧前去吊丧,“倚门而歌”,以悼死者。《论语·先进篇》载:仲由、曾蒧、冉求、公西华侍坐,孔子使诸弟子各言其志,曾蒧所答与众不同:“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喟然叹曰:“吾与蒧也!”赞赏无已。

颜无繇,字路,也称季路,颜回之父,鲁国人。孔子第一代弟子。颜回死,颜无繇想请孔子变卖其车以置棺椁,孔子道:“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言下之意,人应守本分,终于没有答允。

商瞿(前522~?),字子木,鲁国人,小孔子二十九岁。喜《易》,得孔子真传,师成后又传给楚人子弘。在孔门之中,商瞿的悟性与造诣甚至胜过子夏,是孔门传道者之一。

高柴(前521~?),字子羔,齐国人,小孔子三十岁。身长不满五尺,相貌丑陋,孔子以为愚。高柴性格憨厚直爽,与子路是好友。子路在季氏那里任职,便举荐高柴去做费邑宰。孔子怕他不能胜任说:“这是害了人家的儿子啊!”鲁哀公十五年,卫国政变,高柴急忙逃离卫国,并劝子路不要回宫里去,子路拒绝他的劝阻,结果回宫遇害。高柴以尊老孝亲著称,拜孔子为师后,从未违礼。任卫国狱吏时,为官清廉,执法公平,不徇私舞弊,有仁爱之心,受到孔子的称赞和民众的爱戴。

漆雕开(前540~?),字子开,鲁国人,小孔子十一岁。他无罪受刑而致身残,习《尚书》,不乐仕,孔子以是悦之。他具有“勇者不惧”的美德,为人刚正不阿,主张色不屈于人,目不避其敌。著有《漆雕子》十三篇,乃漆雕氏之儒的创始人,发展了孔子“性相近”、“习相远”的学说,认为有的人性善,有的人性恶,提出了“天理”和“人欲”的概念,形成了人性论。《韩非子·显学》将其列为儒家八派之一。

公伯僚,字子周,鲁国人。为人谗佞,曾向季孙氏毁谤子路,子服景伯以告孔子,说:“季孙氏听信公伯僚的谗言,已对子路起了疑心。我有法子令季孙氏明白真相,让公伯僚罪有应得,陈尸市上。”孔子认为无须此举,曰:“道之将行,命也;道之将废,命也。公伯缭其如命何!”

司马耕,字子牛,宋国人。善言谈,性急躁。拜孔子为师后,坚信儒家学说,反对犯上做乱。其兄司马桓作乱于宋,他遂奔齐;桓败逃于齐,他又奔吴;赵简子和陈成子俱迎,他皆未往。司马耕向孔子问仁,孔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教导他说话要慎重,不能轻率。司马耕又问君子,孔子曰:“君子不忧不惧。”司马耕问:“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孔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原来当年孔子周游过宋,讲礼树下,却不知为何得罪了其兄司马桓,连树也给拔了。司马耕每觉不安,孔子便借机开导,言只要无愧于心,何惧之有。家族败落后,司马耕颇有孤独之感,子夏遂以“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和“四海之内皆兄弟”之语来安慰他。

樊须(前505~?),字子迟,亦称樊迟,鲁国人,小孔子四十六岁。自小勇武过人,善于谋略,二十多岁就仕于季氏。鲁哀公十一年,齐军伐鲁,樊迟被选为车右助同门师兄冉求率季氏左军迎敌。季氏谓樊迟体弱,恐难胜任,冉求以樊迟敢死答之。两军相遇,鲁军畏敌,不敢越党氏之沟。时三家权臣把持鲁军,军令不从。樊迟谓冉求,“非不能也,不信子也”。冉求乃奋长矛,樊迟驾战车,直冲敌阵。鲁军从之。战中,孟孙氏右军败逃。独左军所向披靡。齐军溃不成列,宵遁。樊迟师从孔子,求知心切,上进心强,《论语》中载他四次问“仁”,两次问“知”,一次问“孝”,一次问“崇德,修慝,辨惑”,一次问“稼、圃”,涉猎甚广。犹以问“稼、圃”一段最堪回味:樊迟本农家出身,便向孔子请教种田种菜的事,孔子却答以“吾不如老农”、“吾不如老圃”。樊迟离去后,孔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以是薄之。樊迟问“稼、圃”无疑是对礼制等级的一种冲击,难怪孔子会避而不答了。

有若(前508~?),字子有,鲁国人,小孔子四十三岁。长相肖于孔子,孔子死后,门人思之不已,便把他当作孔子,以师礼事之。众人有问,他答不出,众人怫然,又把他请下师座。有若博学强识,雅好古道,提倡“礼之用,和为贵”,又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在政事上,他主张“无为而治”,轻徭薄赋,寓富于民。宓子贱为单父宰,日夜操劳,事必躬亲。他对宓子贱说,“舜鼓王弦,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论语》中有若论孝悌的一段话极为著名:“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其孝悌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公西赤(前509~?),字子华,鲁国人,小孔子四十二岁。束带立朝,娴宾主之仪。曾言其志说:“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孔子认为他很谦虚。

巫马施(前518 ~?),字子期,陈国人,小孔子三十三岁。曾为单父宰,勤于政务,不稍懈怠。他师从孔子期间,有一次陈司败问孔子:“鲁昭公知礼吗?”孔子回答:“知礼。”孔子走后,陈司败问巫马施:“我听说君子无偏私,君子也会偏私吗?鲁君娶了吴国的同姓之女,人们叫她吴孟子,如果鲁君这样做都算知礼,那谁不知礼呀?”巫马施就把陈司败的话转告给孔子,孔子对巫马施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梁鳣(前522~?),字叔鱼,齐国人,小孔子二十九岁。梁鳣年届三十,尚未得子,其母想为其另娶,后梁鳣听从商矍之劝作罢,两年后乃得子。

颜幸(前505~?),字子柳,鲁国人,小孔子四十六岁。

冉孺(前501~?),字子鲁,鲁国人,小孔子五十岁。

曹卹(前501~?),字子循,小孔子五十岁。

伯虔(前501~?),字子析,小孔子五十岁。

公孙龙(前498~?),字子石,卫国人,小孔子五十三岁。

冉季,字子产

公祖句兹,字子之。

秦祖,字子南。

漆雕哆,字子敛。

颜高,字子骄。

漆雕从父,字子文。

壤驷赤,字子徒。

商泽,字子秀。

石作蜀,字子明,冀县人(今甘谷县)。自幼好学,跋涉万里,就学孔子门下。学成返乡,淳教化,移风俗,自此三陇一带儒教大兴,人文蔚起。

任不齐,字子选,楚国人。

公良孺,字子正,陈国人。贤而有勇,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助之五牛车以从游。

后处,字子里。

秦冉,字子开,蔡国人。

公夏首,字子乘。

奚容箴,字子皙。

公肩定,字子中(《家语》作子仲)。

颜祖,字襄。(《家语》无此人)

鄡单,字子家。(《家语》无此人)

句井疆,字子疆。

罕父黑,字子索。(《家语》作宰父黑,字子黑)

秦商,字子丕,鲁国人。其父名堇父,与孔子父叔梁纥俱以勇力闻名。

申党,字周。(《家语》作申续,字子周)

颜之仆,字子叔。

荣旗,字子祈(《家语》作子祺)。

县成,字子祺(《家语》作子横)。

左人郢,字子行,鲁国人。

燕伋(前541~?),字子思,秦国渔阳(今陕西省千阳县)人,少孔子十岁。青年时师从孔子,曾与南宫适、子路诸贤陪孔子入周问礼。后又陪孔子观鲁桓公庙,受“欹器”(提水器物)之启发感悟孔子“满招损、谦受益”之教诲。中年后隐居渔阳,设坛兴教,传播孔学,教化民风。

郑国,字子徒。(《家语》作薛邦)

秦非,字子之。

施之常,字子恒。

颜哙,字子声,鲁国人。

叔步乘,字子车,齐国人。

原忼,字子藉。

乐欬,字子声。

廉絜,字子庸。

叔仲会(前501~?),字子期,鲁国人,小孔子五十岁。

颜何,字冉。(《家语》无此人)

狄黑,字皙(《家语》作皙之)。

邦巽,字子敛。

孔忠,字子蔑,孔子兄孟皮之子,是孔子的侄子,鲁国人。孔忠曾问孔子以行已之道。(《家语》作“孔弗,字子蔑”)。

公西舆如,字子上。(《家语》作公西舆)

公西葳,字子索。

以上为《史记》版孔门七十二圣(外加五个编外人员)名单。而《家语》中又有琴牢,陈亢,悬亶三人,为《史记》所未载。附录于后:

琴牢,字子开,一字子张,又称琴张,卫国人。

陈亢(前511~?),字子亢,一字子禽,陈国人,小孔子四十岁。

林放,字子丘,鲁国清河人,为比干二十七世孙。

悬亶,字子象。


分享到:
  2015-03-23  7164 0

评论:0条评论内容请不要超过200字

中国校园健康行动城市联盟

上海市

重庆市

浙江省

山东省

黑龙江省

江西省

甘肃省

福建省

海南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opyright © 2011 chinaschool.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37513号-4

执行单位:中玉之天(北京)投资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捷图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