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国学人物
国学书院
国学专题
视频讲堂
中国校园健康行动 > 国学 > 国学动态 > 正文

国学走向何方:国家传统文化课题研究探秘

国家行政学院《全国领导干部国学教育系列教材》正式出版,标志着历经近10年的传统文化课题研究国内部分即将告一段落。至此,该课题组已研发完毕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至大学、成人教育以及海外汉文化教育等多阶段的传统文化标准化教材。近期密集地关于传统文化课题研究的报道,使许多人对其背景和工作内容产生好奇。为此,凤凰教育记者采访了课题组执行主任张健老师,通过讲述,让我们体会到了十年科研的艰辛历程,更让我们为后续“十三五”课题研究方向振奋。

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构建研究 重塑民族道德体系

张健向凤凰教育介绍到,自1912年,时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先生通过行政力量把传统文化整体摒弃于教育体系之外,至2013年教育部颁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已过百年。普及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十分巨大:对内将重塑民族道德体系,对外将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并保证国家文化安全。但如何让我们重新建立文化自信并建立各学段传统文化课程体系,这就是课题组2005年面临的核心问题。

课题组把工作目标精确定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理论研究和课程构建研究”,即通过“十一五”“十二五”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社区教育、海外汉文化教育六个方面的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理论、方法,教材研发及教学评价等基础研究。

三大课题并题研发各学段实验教材近年最大的图书出版工程

上个世纪中叶,我国基本停止传统文化的课堂教学工作。当代传统文化复兴和普及教育,必须要有国家政策、课程体系和专业师资三个方面做为支撑。至2015年5 月,“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课程教材专项研究、国家文化战略重大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构建研究》三大课题并题研究,在确立学段科研方向后,首先突破课程教材研发核心工作。

张健谈到,学前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建立民族文化识别系统”,共研发12册实验教材;小学、初中阶段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目标是“青少年完美人格教育”,课题组为全国各省分别编写了含地区文化模块的省级中小学传统文化实验教材约500余册;高中阶段课程研究方向是“传统文化教学评价研究”,共研发4册教材;大学阶段研究方向是申报“国学教育”国家创新专业,共研发13册大学传统文化教材;成人阶段研究方向是“传统文化应用研究”,与国家行政学院合作研发了11册领导干部国学教育系列教材,海外汉文化教育研究方向是“汉文化国际传播应用模式和商业模式研究”,现已完成《海外华人子女小学国文》12册实验教材。

全系列标准化教材约700册,由全国三十余个知名出版社联合出版,其中《全国幼儿园传统文化实验教材》由语文出版社出版;《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第一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改版后的第二版——全国各地区中小学传统文化教材,由每省一级出版社分别出版;《中国传统文化高中通识教材》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传统文化高等教育教材》和《全国领导干部国学教育系列教材》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在传统图书处境窘迫、电子图书风靡一时的当今,不谓为一件奇事。

中小学课程实验举步维艰传统文化教育阻力重重

课题组在北京通州、大兴、江西上饶、河北滦县、鹿泉、青海湟中等近二十个地区开展了近六年的课程实验。但张健也坦言,全国中小学阶段的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实验面临方方面面的阻力,一些地区的业务主管机构对以一些关键问题的理解出现了偏差。

第一、教学内容范围不清:国家所提倡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至少应包括国学经典、传统艺术和民俗文化三部分教育,一些学校认为学学《弟子规》、背背《论语》就是国学教育了,忽视了传统文化中经典、艺术、民俗的相互关联性和整体性,未从各年龄段差异性去构建完整的中小学传统文化课堂。

第二、学科教育目的不明确: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其作用是补充当代基础教育德育内容之不足,并建立中国式人格教育课程体系。其课程内容是否应该只停留于几本经典的诵读阶段?传统文化教育是创新还是复古?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自信和国家文化安全有哪些深层关联?这些问题值得教育界人士的深思。

第三、课程认知和评价观念滞后。基础教育阶段中小学课程管理有“一费制”规定,创新教程及教材需通过审定才能进入中小学课堂。在审定过程中,很多地区专家用“语文”学科观点审视传统文化教育,认为学科识字量大,学生不好接受而增加学生负担,却没有看到传统文化教育传承的是优秀的民族文化,其中更具有语言教育、艺术教育、德育等多个属性,学科最终目标是实现“良好的行为规范、深邃的哲学思想、质朴的道德操守和高雅的审美情趣”。各地区出现的普遍问题是用语文学科的观点看待新兴学科。

第四、地区保护:有些地区为了保护地方出版物,抵制外来优质资源,人为造成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而且,有些地区低水平的国学读物和有宗教背景的读物已大量进入中小学课堂,可谓乱象丛生。最后,还有政策层面的课时问题、经费问题、师资问题等,多方面因素困扰着传统文化的普及。

世界将进入“中国时间” 中国文化输出海外

张健介绍说,“十二五”课题研究将于2017年结题,在后期二年时间内将完成以下工作:第一,与一所公立大学合作,建立国学教育学院,为中小学解决师资问题,工作重点是申报国家国学教育创新专业。第二,完成西北五省少数民族地区和香港澳门地区传统文化教材编写工作,让这些地区的孩子们认同民族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通过文化“平天下”功能,实现文化维稳和国家统一。第三,完成学科教学科研和学科评价工作,完成各学段教法研究和教师教学手册编写工作。

“十一五”“十二五”国内任务已基本完成,“十三五”“十四五”将以“汉文化国际传播”为主要科研方向,着重解决“中国输出的是五千年优秀的哲学和文化”以及“建立最大的国际汉文化及汉语教育产业链条”两大核心问题。目前正在开展“十三五”课题方案论证,前期将以“海外华人子女小学国文教材”“海外汉语高级教育学院”“国家汉文化产业园”和“中国云”全球数字资讯中心等项目为核心,按阶段逐步展开工作。预计第一个启动的项目应该是“小学国文”进香港。

采访最后,张健深情的对记者说道,“中国高速发展,已经到了我们自信地、坚定地输出‘中国文化’的时刻了!世界将进入‘中国时间’!”

分享到:
来源:凤凰教育  2017-05-03  15866 0
中国校园健康行动城市联盟

上海市

重庆市

浙江省

山东省

黑龙江省

江西省

甘肃省

福建省

海南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opyright © 2011 chinaschool.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37513号-4

执行单位:中玉之天(北京)投资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捷图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