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道德的观念在春秋时期引入玉器,“玉有九德”、“君子比德于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从不同方面说明玉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从而使佩玉成为必不可少的习俗,这也是中国玉器文化历久不衰的重要原因。
林立中1979年入伍于解放军前线广播电台宣传科来到了福州,经启蒙老师丁立的推荐入我室成为弟子。三十多年过去了,立中始终有一种欲望在追求着丹青,无论在任何工作岗位都坚持着心存在艺术世界里。
谁说女子不如男?在我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代代的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他们为我们留下了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他们的英雄形象早已深入我们的心中。他们早已被拍成戏曲、电视剧、电影等,用于歌颂他们,那么我国历史上的巾帼英雄都有谁呢?
一直以来,世人对于晚清重臣李鸿章的评价可谓众说纷纭,见解不一。有人说他签了不少丧权辱国的条约,包括《烟台条约》、《中法新约》、《马关条约》、《中俄密约》,临死前还签了《辛丑条约》,就连1979年版的《辞海》都说,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媚外卖国的典型人物。
一口邹平话,一头斑白的寸发,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70岁的刘大钧先生身着短袖衬衣,微笑着给我们讲“经”。仔细端详刘教授,没有大家传说的那么神秘,但脑中装着的经典文字,随时出之于口,写之于手。
最近一个时期,“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最美战士”高铁成等“最美英雄”接连涌现,他们的事迹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透过这些“最美英雄”和他们那种感人肺腑的“最美事迹”,我们可以深深地领略到一种内涵深刻、价值崇高的“最美精神”。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在《论语·子路》里说的这句话常被人引述。但是,对这句话具体涵义的理解常有许多不同,甚至存在一些曲解,有必要进行一番辨析。
近日,微博上一张两名小朋友穿汉服走秀的照片被某电视台主持人转载并评论称“这才该是中国的校服”。没想到,短短一句话竟引来四万多网友的关注和转发,并引发一场关于汉服能否做校服的讨论。
对于古代名人,我们知道最多的是他们的生平履历及杰出贡献,他们或著书立说,或杀敌立功,从而名垂青史。他们的道德观、人生观十分鲜明,却极少有人说起他们的经济情况。近日读李开周的《君子爱财:历史名人的经济生活》,总算满足了好奇心。
作为中国文化的经典《论语》,普通读者对其的印象往往是结构散乱、缺乏逻辑,翻阅数遍难得要领。为了让《论语》对普通读者来说不再难读,近日,学者钱宁的《新论语》由三联书店出版。钱宁大胆颠覆了论语的编排体例,抓住孔子学说的核心。